急求唐诗宋词各五篇,需介绍作者经历、背景以及赏析.注:作者不可重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4 10:55:20
急求唐诗宋词各五篇,需介绍作者经历、背景以及赏析.注:作者不可重复!

急求唐诗宋词各五篇,需介绍作者经历、背景以及赏析.注:作者不可重复!
急求唐诗宋词各五篇,需介绍作者经历、背景以及赏析.
注:作者不可重复!

急求唐诗宋词各五篇,需介绍作者经历、背景以及赏析.注:作者不可重复!
1、《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岳阳楼久负盛名,杜甫早“闻”其名而未曾一见,今日不但见了,而且“上”了.那种欣喜之情就不由倾泻于诗句之中.“昔闻”说明他渴望、向往之久,“今上”点出他如愿以偿之喜.从结构上说,这一联切入诗题,引起全篇的写景和抒情.
  “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从前四句的写景转入后四句的抒情.亲朋音讯阻绝,老病孤舟为伴,一“无”一“有”,曰“一”曰“孤”,感情色彩特别浓厚,炼字遣词十分精确.此时已五十七岁的杜甫,年老多病,飘零无依,晚景凄凉.在广阔无垠的天地中,诗人倍觉自己的孤单,联想起走过的漫长的人生道路和经历的种种艰辛,更感到悲哀,肝肠欲裂.
  在诗的尾联,诗人又从狭处跳到阔处,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诗人想到这里,不禁涕泪纵横.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唐玄宗天宝五年(746) ,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2、《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逝水流年的追忆.
  诗的颔联与颈联是全诗的核心.在颔联中,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 ”诗句中的“晓梦”,指天将亮时做的梦.“迷蝴蝶”,指对自己与蝴蝶之间的关系迷茫.面对群雄逐鹿,变化剧烈的战国社会,庄周产生了人生虚幻无常的思想,而李商隐则是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政局动乱,命运如浮萍而用此典故的.用此典故,还包含着他对爱情与生命消逝的伤感.他似乎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要把深深的痛苦与怨愤倾泄出来.望帝的传说见《寰宇记》说:“ 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子规即杜鹃.诗人笔下美丽而凄凉的杜鹃已升华为诗人悲苦的心灵.深沉的悲伤,只能托之于暮春时节杜鹃的悲啼,这是何等的凄凉.
  “珠”、“玉”乃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诗人借这两个形象,体现自己禀具卓越的才德,却不为世用的悲哀.
  诗的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结束全诗.“此情”总揽所抒之情,“ 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可待即岂待,说明这令人惆怅伤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难遣,此时当更令人难以承受.
  李商隐(813- 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出身于没落的小官僚家庭.十七岁时就受到牛僧孺党令孤楚的赏识,被任为幕府巡官.二十五岁时,受到令孤楚的儿子令孤绹的赞誉,中进士.次年受到李德裕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的宠爱,任为书记,并娶他女儿为妻.唐朝中叶后期,朝政腐败,宦官弄权,朋党斗争十分激烈.李商隐和牛李两派的人都有交往,但不因某一方得势而趋附.所以他常常遭到攻击,一生不得志,没有任过重要官职,只是在四川、广西、广东和徐州等地做些幕僚的工作.四十五岁时死于郑州.
  3、《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天色将晚,所有的鸟儿都从高空中消逝了,连仅有的一朵云彩也不肯停留,悠闲地飘走,这里表面为写景,实则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可悲现实. 许多正直而有才能的仁人志士都遭到邪恶势力和世俗的打击和孤立.李白的被遣还,就曾饱尝到世俗小人的讥诮和白眼.在这首诗中,以“众鸟”和“孤云”所隐喻随波逐流的世人俗流,与诗人的岿然“独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闲”二字因诗人的“独坐”而产生,也好反衬出诗人的孤独感.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二句,是指诗人只有和敬亭山相互间才能久看而不感到厌倦;就是说只有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以敬亭山的雄伟壮丽与众鸟的喧嚣渺小、孤云的轻浮相比,更显出诗人人格的高洁、伟岸,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反抗精神.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有《李太白集》.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4、《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
  1、铺:(pū)
  [评析]
  这首写景诗约作于唐长庆二年(822).这年七月白居易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经襄阳、汉口,于十月一日抵抗,此诗当作于赴杭的江行途中.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 815 ),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修水利,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亩千顷,成绩卓著.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改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终年七十五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5、《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描绘出秦淮河上烟水迷离、月照白沙的夜景.两个“笼”字把月夜江上冷凄景色摹写出来.“烟”火红灯,“寒水”一泓,繁华中隐透苍凉,烘托出悒郁暗淡的气氛.
  “夜泊秦淮近酒家”点出泊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环境.“夜”是对首句的承接和明确化,“近”字为听清下文“商女”演唱的具体内容埋下了伏笔,“酒家”暗示出秦淮河繁华和热闹,与诗人孤舟夜泊的冷凄心境形成鲜明的对照.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夜泊秦淮,诗人听到隔江传来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表面上,诗人似乎是在斥责“商女”无知,但是诗人的矛头所向,却是那些身负天下安危,但醉生梦死的权势显达.在距陈朝覆灭已有两个半世纪之遥的晚唐衰世,竟又有人不以国事为怀,用亡国之音,麻醉自己,令人陡生历史悲剧又将重演的预感.“不知”实为“商女”开脱之词,唱者无心,而听者有意.“犹唱”二字上溯历史,说明沉缅酒色的挥霍者古已有之;下照现实,揭示了当今的达官贵人像陈后主一样,如此下去,也将亡国;如不改弦更张,将要自蹈覆辙,不堪设想.抒发了诗人的振聋发聩的警示.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宰相杜祐之孙.唐大和二年(828)进士及第,又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召为团练巡官.后为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掌书记,居扬州,颇好游宴.大和九年(835),入朝为监察御史,不久即分司东部.后历任宣州团练判官、左补阙、史馆修撰、膳部员外郎等职.会昌二年(842),出为黄州刺史,迁池、睦二州刺史.大中二年(848),入朝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后出任湖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世称杜樊川.杜牧素有经邦济世抱负,其诗关切朝政,指陈时弊,咏史诗往往以论史绝句的形式,借历史题材讽咏现实.抒情诗意境清新,韵味隽永.
  6、《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情,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乍暖还寒时候”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所以,这首词是写一日之晨,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从全词意境来看,应该是“晓”字.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句是说借酒无法消愁“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这一句是虚写,以寄寓作者的怀乡之情.
  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
  “守著窗儿”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过之而无不及.这一句从反面说,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直情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是独辟蹊径.自庚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崇宁元年(110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党籍,清照以诗上挺之.崇宁二年(1103),明诚出仕,矢志撰述以访求、著录古代金石文字为职志的《金石录》一书.大观元年(1107),蔡京复相,挺之卒.蔡京以挺之为元祐大臣所荐,为庇元祐「奸党」,追夺所赠官.明诚、清照夫妇因此屏居青州(今山东益都)乡里十年.宣和二年(1120)蔡京致仕后,明诚起知莱州(今山东掖县),此后又自莱移淄.靖康之难后.明诚奔母丧南下,知江宁府,清照载书至建康.建炎三年,赵明诚卒.离京自建康出走浙中,清照随亦入浙,经台、嵊、黄岩,从御舟海道至温州,复至越州,衢州,于绍兴二年(1132)赴杭州.绍兴四年,作《金石录后序》.绍兴中,以《金石录》表上于朝.卒年约七十馀.
  7、《青玉案》——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年(1174),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迁仓部郎官,出为江西提点刑狱,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五年(1178),召为大理少卿,出为湖北转运副使,改湖南转运副使.又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淳熙八年(1181)冬,台臣王蔺劾弃疾“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落职,卜居上饶城北之带湖,筑室百楹,以稼名轩,自号稼轩居士,自是投闲置散凡十年.绍熙三年(1192),起为提点福建刑狱,次年,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以谏官黄艾、谢深甫论列,丐祠归.所居带湖雪楼毁于火,徙铅山期思之瓜山下,家居瓢泉长达八年.嘉泰三年(1203),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于会稽创建秋风亭.四年,改知镇江府.开禧元年(1205),复以言者论列,奉祠归铅山.开禧三年,年六十八,葬铅山南十五里阳原山中.德祐元年(1275)追谥忠敏.平生以气节自负,功业自许,谋猷略远,然谗摈销沮,南归四十馀年间,大半皆废弃不用,故陈亮《辛稼轩画像赞》叹为“真鼠枉用,真虎不用”.其胸中古今,用资为词,激昂排宕,别开生面,不可一世.
  8、《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首词写离恨相思之苦,情景交融,细致入微,感人至深.上片重在写景,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人的眼中,菊花似为愁烟所笼罩,兰花上的露珠似乎是它哭泣时流下的泪珠,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是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的写照.“罗暮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似乎是写燕子由于罗幕轻寒而离去,实则写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燕子双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不难想象,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明月不谙”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作者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是从另一角度加以生发——月已圆而人未圆,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略致微词,乃是情理中.
  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澹、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望尽”,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出其凝眸之久,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 “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
  晏殊,字同叔,北宋临川县文港乡(今属进贤县)人,著名词人.晏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十四岁中进士, 历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集贤校理、太常寺丞、户部员外 郎、翰林侍读学士、三司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五十三 岁时,任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居宰相位.第二年罢相, 被贬为工部尚书,接着又出任颖州(今安徽阜阳)、陈州(今河 南淮阳)、许州(今河南许昌)等地的地方长官,后升任兵部尚 书.六十四岁病逝,宋仁宗亲临丧事,死后赠司空兼侍中,谥号 元献.
  9、《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永少时流连于汴京,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祐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10、《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开篇即景抒情,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赤壁战场,借怀古以抒感.“人道是”,下笔极有分寸.“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阕缅怀公瑾预伏一笔.以下“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耸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煞拍二句,总束上文,带起下片.“江山如画”,这明白精准、顺口而出的赞美,是作者和读者从以上艺术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以上写周郎活动的场所赤壁四周的景色,形声兼备,富于动感,以惊心动魄的奇伟景观,隐喻周瑜的非凡气概,并为众多英雄人物的出场渲染气氛,为下文的写人、抒情作好铺垫.
  上片重写景,下片则由“遥想”领起五句,集中笔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作者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足以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经过艺术集中、提炼和加工,从几个方面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据史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皖城战役胜利之时,其后十年他才指挥了有名的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写赤壁之战前,忽描写“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同时也使人联想到: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乃是使东吴据有江东、发展胜利形势的保证,否则难免出现如杜牧《赤壁》诗中所写的“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这可使人意识到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纶巾,青丝带头巾,“葛巾毛扇”,是三国以来儒将常有的打份,着力刻画其仪容装束,正反映出作为指挥官的周瑜临战潇洒从容,说明他对这次战争早已成竹胸、稳操胜券.“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精切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以下三句,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作者自身,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为倒装句,实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此句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深沉、痛切地发出了年华虚掷的悲叹.“人间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酹”,即以酒洒地之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