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的习作2 例文就是关于民族习俗的习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2 12:44:02
六年级下册的习作2 例文就是关于民族习俗的习作!

六年级下册的习作2 例文就是关于民族习俗的习作!
六年级下册的习作2 例文
就是关于民族习俗的习作!

六年级下册的习作2 例文就是关于民族习俗的习作!
彝族民俗风情
彝族人世代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高山河谷间生产劳作,繁衍生息.云南省是彝族人口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据1996年统计全省共有彝族423.04万人,占彝族总人口的61.7%以上.云南彝族分布也十分广泛,除澜沧江以西地区以外,85%的县都有彝族人口.
公元783年曾建立了以彝族先民为主体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唐王朝曾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彝族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在天文、历法、气象、医药等领域有独特的创造.
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江川养育了一代代的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远的历史和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彝族有自已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1957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试行.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饰差异大,服饰区别近百种,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除小凉山的彝族穿裙子外,云南其他地区的彝妇女都穿长裤,许多支系的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多采的花边,尤其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又以大小数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泡镶绣而成.居住在山区的彝族,过去无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毡.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织成,长至膝盖之下,下端缀有毛穗子,一般为深黑色.彝族少女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童裙,梳的是独辫,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15岁以后,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时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称为“天菩萨”,彝语称为“子尔”.这是彝族男子显示神灵的方式,千万不能触摸.外面裹以长达丈余的青或蓝、黑色包头,右前方扎成姆指粗的长椎形的“子尔”--汉语称“英雄髻”.男子以无须为美,利用闲暇把胡须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缀红丝线串起的黄或红色耳珠,珠下缀有红色丝线.
彝族崇拜虎,尚武,喜欢喝酒.火和虎集中反映了彝族原始宗教的意识.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
桃花源上接五强溪,下连武陵,相传是古代秦人躲逃连年战乱和苛捐兵役的避难之所.他们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自劳自食,繁衍子孙,独成一方风水.至今这里古扑的民风民俗,仍展示着她作为洞天福地的往日的情愫.
桃花源有秦人洞,秦人洞里有一村庄名三合村.三合村有数十户人家,他们大都姓秦,因此该村也叫秦人村.这些姓秦的村民是否是进洞避乱的古代秦人的后裔?没有谁去做具体的考证,反正一个“秦”字贯古今,他们的衣食住行习俗确实与当今现代社会风尚有许多不同.
衣: 以前这里人们的衣料全为家织土布.各家备有纺车、织机,自产棉花,自纺自织,织成的土布再用植物染料染成或青或兰或灰或紫的颜色.衣裳多为自家制做,将染色的土布裁成片,再一针一线用手工连缀.也有上门做衣的裁缝,一个灰包,几根针,几络线,一双形似当今带把小铝锅的生铁熨斗就是他们的全部工具.衣服的式样是男为封襟衣.女为大件衣,一色的布扣襻,裤子全为大折裆裤,4尺大的裤腰,在肚前一抄一折,再系上布带.如今,村里年轻人的服式与洞外人的几乎没什么两样,但不少老年人仍穿着对襟衣,大件衣,折裆裤.不过老年人衣服的布料再也不是土纺土织的了,而是去市面上挑选.去村里走走,仍可寻见木制的纺车和织机.虽然这些都闲置不再用,但也展示着历史.即使在普遍使用缝纫机的今天,村里仍有提火熨斗拿灰包的土裁缝.
食:当然是主食大米,与洞外的村民几乎没什么两样.这里所指的“食”,是专指加工大米的工具.秦入村里的村民们以前加工大米的工具是碟子、石碓、风车.碟子圆形,有上下两扇.下扇固定在木架上,中间有一硬木轴,上扇绕木轴在下扇上转动.上下两扇磨擦的面有规则地嵌有许多硬木片以为齿,齿缝间用黄土夯紧将齿固定.碟子的作用是将壳肃去粗壳.用碟子加工时将稻壳堆在上扇盛壳的容斗内,以人力推动上扇转动,稻壳通过木齿磨擦,从上下礧面的缝隙间洒下去了粗壳的糙米.糙米再经过石碓加工便成为熟米.如今村民食用的大米大都是机器加工的,但村里仍有作坊可为村民用古法加工大米.确实有的村民原来作坊里用礧子、石堆加工大米,他们(特别是老年人)认为,这比机器加工大米味更香质更柔.
住:以前村民的住房全是清一色的竹篱茅屋.茅屋傍山而建,各自独立,确是“鸡犬两相闻”.屋内存设简陋,石板木块是凳,木板相拼为床,葫芦(俗称芦瓜)剖开成瓢,砖头砌垒即灶.如今茅屋为木屋所代替.木屋又全是小青瓦、白粉墙,仍具古代遗风.家家户户虽然有了电视机、电冰箱,那剖开的芦瓜瓢却一脉相沿.
行:秦人村虽紧临国道,但村里不通公路,在田园上纵横交织的是阡陌交通田园上的这些阡陌并非说优于水泥路、柏油路,但的确也有它的优点.它透着芳草的青味和泥土垢湿气,赤脚踩在上面使人感到温乎乎的舒坦,更使人感受大地脉膊的跳动.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云南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1999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在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人。

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

全部展开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云南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1999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在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人。

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 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 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 逃荒或其他缘故,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云南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云南25个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复杂,但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交错分布、杂居。 全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县(市),也没有个民族只住一个县(市)总的说来,在边疆地区分布居多; 二是立体分布,与云南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相联系,总的看来,傣、壮两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区, 回、满、白、纳西、布依、水等民族主要聚居在坝区,哈尼、拉枯、佤、景颇、基诺等民族居住在半山区, 苗、僳、怒、独龙、藏、普米等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区。

云南的少数民族都拥有各自源远流长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传统背景和环境气候,形成了各民族独具特色而又风姿多彩的风俗习惯,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 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 多民族所共有。大致分为宗教祭祀性节日、生产活动性节日、纪念庆祝性节日、社交娱乐性节日。

这一切,组成一道奇异而亮丽的风景线。
阿昌族服饰多样。男子穿兰、黑或白色对襟上衣,着黑色裤,斜背一个“筒帕”,喜欢在胸前戴朵红丝线结的菊花。未婚男子打白包头,已婚打藏青色包头。青壮年打包头时总要留一尺多长的包头布在脑后,并且在包头上插花。已婚女子一般穿袖长而窄的对襟衣和遮住膝盖的统裙。裹绑腿,用黑或兰布包头。未婚女子则穿裤不穿裙,将一根发辫盐于头顶,用三指宽的布围在辫子里圈,十分别致。阿吕族青年男女爱在包头上插一朵花,多见白菊花,象征正直,纯洁。

每逢年节时,妇女们还要配上银饰.青年妇女胸前并排四个银纽扣,扣上挂四根长长的银链,腊间系的银链头上拴着小银灰盒,手腕上戴着银泡花镯,脖子上戴银项圈,耳朵上载着银耳环……。男子出门要佩带式样美观的“阿昌刀”。

阿昌族打制刀具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是在明代时,阿昌人民向明军学来的技术。阿昌刀质量优良,美观耐用。史籍称“刀制炼极补纯,柔可绕指,制铁如泥。旧制者颇珍重。阿昌刀不仅坚韧锋利,而且刀壳配制美观。刀壳用木、皮、银等制成,其中银刀特别漂亮,上面雕刻着龙凤花鸟,有的好刀一把价值百元以上。阿昌族小伙子将刀随时在身上,视为英俊勇敢的象征。阿昌刀深受云南各族人民欢迎,而且还销至黑龙江、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区。到过阿昌族地区的人们,总喜欢买一把留作纪念。

阿昌族还善于制作各种银饰,如项圈、耳环、耳筒、链子和烟盒,工艺相当精美。有的还长于制作木器,长于染色、织布、酿酒和榨油等。

收起

彝族民俗风情
彝族人世代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高山河谷间生产劳作,繁衍生息。云南省是彝族人口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据1996年统计全省共有彝族423.04万人,占彝族总人口的61.7%以上。云南彝族分布也十分广泛,除澜沧江以西地区以外,85%的县都有彝族人口。
公元783年曾建立了以彝族先民为主体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唐王朝曾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彝族主要从事农...

全部展开

彝族民俗风情
彝族人世代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高山河谷间生产劳作,繁衍生息。云南省是彝族人口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据1996年统计全省共有彝族423.04万人,占彝族总人口的61.7%以上。云南彝族分布也十分广泛,除澜沧江以西地区以外,85%的县都有彝族人口。
公元783年曾建立了以彝族先民为主体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唐王朝曾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彝族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在天文、历法、气象、医药等领域有独特的创造。
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江川养育了一代代的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远的历史和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彝族有自已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1957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试行。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饰差异大,服饰区别近百种,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除小凉山的彝族穿裙子外,云南其他地区的彝妇女都穿长裤,许多支系的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多采的花边,尤其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又以大小数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泡镶绣而成。居住在山区的彝族,过去无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毡。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织成,长至膝盖之下,下端缀有毛穗子,一般为深黑色。彝族少女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童裙,梳的是独辫,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15岁以后,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时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称为“天菩萨”,彝语称为“子尔”。这是彝族男子显示神灵的方式,千万不能触摸。外面裹以长达丈余的青或蓝、黑色包头,右前方扎成姆指粗的长椎形的“子尔”--汉语称“英雄髻”。男子以无须为美,利用闲暇把胡须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缀红丝线串起的黄或红色耳珠,珠下缀有红色丝线。
彝族崇拜虎,尚武,喜欢喝酒。火和虎集中反映了彝族原始宗教的意识。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
桃花源上接五强溪,下连武陵,相传是古代秦人躲逃连年战乱和苛捐兵役的避难之所。他们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自劳自食,繁衍子孙,独成一方风水。至今这里古扑的民风民俗,仍展示着她作为洞天福地的往日的情愫。
桃花源有秦人洞,秦人洞里有一村庄名三合村。三合村有数十户人家,他们大都姓秦,因此该村也叫秦人村。这些姓秦的村民是否是进洞避乱的古代秦人的后裔?没有!

收起

广州的春节之花市
按照广州的习俗,每当春节到来之际,大概是春节的前三天,四季如春的广州就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
为了迎接年宵花市的到来,人们早在春节到来之前一个月就着手准备了,郊外到处可以看到树上挂着串串鲜花。年宵花市到来前几天,广州花市已陆续搭架,许多人陆陆续续前往,买回一把鲜艳夺目的花插在瓶内,把家里点缀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到了花市那天,人山人海,汇合...

全部展开

广州的春节之花市
按照广州的习俗,每当春节到来之际,大概是春节的前三天,四季如春的广州就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
为了迎接年宵花市的到来,人们早在春节到来之前一个月就着手准备了,郊外到处可以看到树上挂着串串鲜花。年宵花市到来前几天,广州花市已陆续搭架,许多人陆陆续续前往,买回一把鲜艳夺目的花插在瓶内,把家里点缀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到了花市那天,人山人海,汇合成一股巨大、温馨的热流。除夕之夜,花市进入了高潮。花市上有“竞夸天下无双色,独占人间第一春”的牡丹,有“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各色名菊,还有誉满南国的大丽、玫瑰、芍药、米兰……淡妆素裹的“沙漠美人”——肉质植物仙人掌、仙人球,落户在广州的“凌波仙子”水仙也在花市上笑脸迎人。到了大年初一,花儿一朵朵、一双双地吊在枝头,给节日的家庭环境添上了热烈、蓬勃的生机。花市里还有各种果实,一盘盘、一层层,枝头上挂满的柑、橙、桔……更有那各种各样的金鱼,随风摇曳的各色彩灯,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当你望着那一片花海,端详着那香气袭人、微微颤动和舒展着身躯的鲜艳的花朵,你会情不自禁地赞叹,人们选择和布置这么一个场面作为迎春的高潮,真是独具匠心!那千千万万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在用清脆细碎的声音,在浅笑低语:“春来了!春来了!”
到了最后,花市在春节前一天结束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