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牵牛花》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2:54:42
叶圣陶的《牵牛花》读后感

叶圣陶的《牵牛花》读后感
叶圣陶的《牵牛花》读后感

叶圣陶的《牵牛花》读后感
貌似平淡 味之无穷
  初读叶圣陶接近不惑之年写的散文《牵牛花》,也许会感觉有点儿“平淡”,“淡”到我们好像感觉不到是名师大家的手笔.但细细再品,才知叶老之文貌似平淡,味之无穷.朴朴素素的语言,简简单单的叙述,好像是闲居在家的老伯向你推心置腹地传授种花的经验,开始你还不在意,可听着听着却心为之驰,神为之往了.
  《牵牛花》的行文思路“淡”中显“味”.作者落笔先写种花:“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因为是“手种”,又已经是“三四年”了,才有后文的经验之谈:瓦盆“十来个”,肥料“一包”,麻线“十条”,条距“七八寸”.这些数字化的精确叙述,俨然如种花多年的花农侃侃而谈.接着写赏花,因为是精心种植之花,所以种花的庭子也成了“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作者所强调的“生之力”,即是新生之叶、新生之花的生机与活力.读者读到这里,也许就把文章的立意理解为对牵牛花“生之力”的赞美;作者行文至此,好像也完成了“种花—赏花—悟花”这一思维过程,文章至此似乎也可戛然而止了.但收尾之“味”,恰恰不仅仅在于这句富含哲理的话,还在于后文所写的赏花人的“浑忘意想”、“呆对着这一墙绿叶”的那种“忘我之境”.读到这里,我们方知作者种花,赏花,是以一种最简朴的方式获得精神的快乐和满足,是在和一草一木的相处中获得生活的乐趣和智慧的启迪.那种“呆对”,让我们想起古人的“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斯”的忘情对视.原来,人常会在和自然的相亲相伴中找到灵魂的安宁.阅读至此,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前文作者会亲昵地称牵牛花为可爱的“小东西”了!
  牵牛花,是最普通的家园小花,作者栽种牵牛花,同时也“栽种”了自己.“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原来栽种的还是普通日子里的一份希望呢!种牵牛花之“味”,在于能享受一份朴素的生活情趣,一种恬淡宁静的家园生活.它给我们的启示还在于,人生最大的幸福不在于物质上拥有多少,而在于心灵的幸福,面对四季晨昏,在物我两忘中获得生命的真谛,生活因此变得富有而滋润.
  本文的语言别具魅力,质朴、本色,弃尽浮华,如话家常.如“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朴实自然、平和亲切,一如农家口语,娓娓道出种花心得,好像读者也可模仿“操作”,这样就拉近了文本和读者的距离.
  而随着叶长花开,作者的语言在平实中又显得精细传神.“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寥寥数语,一个贴切简洁的比喻,写出了生长之叶的质地和生机.“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作者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地描述如婴儿般柔嫩的初生花蕾,让我们好像也能感觉到作者惊喜而又深情的注视.这一处写得如此逼真、传神,是因为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把对“手植之花”的喜爱、呵护之情渗透在里面了,因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同时,本文并没有因为语言质朴而变得没有内涵,反而更显凝练和隽永.一个看似平常的句子如若细细品味,常常会蓦然间触及作者优雅的生活情致和悠远的生命感想.“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全文好像就这一句文人气息极浓的话.平和亲切的叙述,至这里“哲光”一闪,“神韵”一现,便又恢复平静了,而就在这“一现”中却又窥视到人的心灵.“小立静观”是何等雅致,是以涤尽灵魂的污浊为前提的,整天为名利奔走之人,是不会为这平凡之花伫立静观的;“生之力”是细致地阅读自然时的内心之悟;“浑忘意想,复何言说”是物我的和谐交融,是“欲辨已忘言”!文章语言以恬淡为底蕴,到这里写得克制而有文采,内敛而不宣泄.这种看似平淡,实则有味,经得起咀嚼的语言,是散文语言的至高境界.
  叶圣陶说,写作就是生活.本文篇幅短小,不足一千字,但却真切细致地写出了种花、赏花的乐趣,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作者对生活、对自然花草的热爱,写出了平淡生活之“味”.只有热爱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人才能写出个中滋味.
  朴素、自然,也是一种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事雕琢,毫无粉饰,即使炼字炼句也巧妙地在普通词语上下工夫.很多同学写作文喜欢用华丽的语言来展示自己的写作功底,这样的文章初读上去虽然有强劲的视觉冲击力,但花哨的文笔有时掩盖不了内容的空洞和情感的苍白.我们也不妨试着写一些再现生活体验的朴素有“味”的文章,让这种“味”如心底流泉,清澈而又潺潺地流入读者的心田.
  ——摘自《阅读与鉴赏(初中)》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