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为什么杀了晁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4 03:33:59
汉景帝为什么杀了晁错?

汉景帝为什么杀了晁错?
汉景帝为什么杀了晁错?

汉景帝为什么杀了晁错?
晁错出任御史大夫之后,上《削藩策》给汉景帝,提出:“早削,诸侯也反;晚削,诸侯也反,还不如早削.”汉景帝听从了他的建议.景帝三年(前154年)冬天,楚王因为在薄太后丧服期间淫乱,封地被削减;胶西王则因为卖官事件被削地;吴王、赵王的封地先后被削减.一场变故由此而生.
既晁错削藩引祸.
晁错在朝中还得罪了不少人
后来的七国之乱,晁错提出让汉景帝御驾亲征,亲自上阵平定“七国之乱”.这个建议很不合时宜.让皇帝御驾亲征,晁错自己却在后方留守,这让从小在和平环境长大的汉景帝多少有些不满,甚至觉得晁错并不是十分忠于自己.而袁盎乘机公报私仇.
一个刚直耿介的大臣,一个优柔寡断的君王,终于酿成了晁错的悲剧.汉景帝的悲剧在于他没有认清袁盎性格中善于公报私仇的一面.其实就在汉文帝时期,因为袁盎名声太重,一个叫赵同的太监经常想陷害他.而这个赵同正深得汉文帝的宠幸,经常和汉文帝一起坐车出入,陪在身边.袁盎很担心,一次逮着机会在汉文帝面前说:“难道堂堂汉朝没人了吗?皇上竟然要和一个残缺不全的人一起坐车!”汉文帝听后就笑着让赵同下车,从此再也没给赵同机会.袁盎这番话具有很高的水平:大道理上完全站得住脚,既考虑了皇帝的尊严,又消灭了自己的敌人,于公于私都没有问题.汉景帝可能只知道袁盎替他考虑的第一层,却没有想到袁盎替自己考虑的第二层!于是才会被袁盎借刀杀人——借他之手杀掉晁错这个宿敌.
就晁错而言,提出削藩的建议对朝廷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但在七国叛乱这种紧急情况发生之后,没有先谋划处理变故,而是想着趁机给有嫌疑的袁盎治罪,可谓因小失大,加上自身犹豫不决,最终落下了悲剧的结局

源于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
吴楚“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
吴王刘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他蓄谋叛乱为时已久。
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就乘机串通楚...

全部展开

源于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
吴楚“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
吴王刘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他蓄谋叛乱为时已久。
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就乘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刘濞发兵二十万,号称五十万,为主力。同时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用“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举兵西向。
叛军顺利地打到河南东部,景帝因很惶恐,先从袁盎议杀了晁错,想满足他们“清君侧”要求换取他们退兵,但晁错已死,叛军不退,还公开声言要夺皇位。叛军至梁国(治今河南商丘),为景帝之弟梁王刘武所阻。至此时,景帝才决心以武力进行镇压。他命太尉条侯周亚夫与大将军窦婴率三十六将军,以奇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就大破叛军。刘濞逃到东瓯,为东瓯王所杀。其余六王皆畏罪自杀,七国都被废除。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