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监狱构成大理寺监狱分支结构大理寺监狱是否就是天牢?还有可否解释一下,何为法律儒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07:02:49
大理寺监狱构成大理寺监狱分支结构大理寺监狱是否就是天牢?还有可否解释一下,何为法律儒化

大理寺监狱构成大理寺监狱分支结构大理寺监狱是否就是天牢?还有可否解释一下,何为法律儒化
大理寺监狱构成
大理寺监狱分支结构
大理寺监狱是否就是天牢?
还有可否解释一下,何为法律儒化

大理寺监狱构成大理寺监狱分支结构大理寺监狱是否就是天牢?还有可否解释一下,何为法律儒化
上面2位实在是答非所问.
我来简单说两句吧,不对的地方大家指正.
1、大理寺出现与北齐时期,到隋唐时就比较完善了,到光绪年间才改大理寺为答理院.
2、大理寺一般设有: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五品下.掌折狱、详刑.凡罪抵流、死,皆上刑部,覆于中书省、门下省.系者五日一虑.
3、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设立在京城.大理寺的监狱某些时期就是天牢,但是天牢在某些小说中实际也指皇家监狱或者地方监狱,这个是不一定的,毕竟天牢这个说法本来就很民间化.
4、所谓法律儒化,就是法律中增加儒的色彩,注意这个儒,虽然多指儒教,但是作为法律儒化这些特定说法时,一般强调的儒中的一部分(甚至是被人误以为儒教一部分的),例如仁、善、清、查等等


有人群的地方必然存在着管理。自古以来,监狱是如何对罪犯实行管理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死灰复燃”的成语说起。这个成语来自于一个狱内的故事。
西汉时,梁孝王的侍从官、大将韩安国因罪被关进监狱,受到狱吏的百般刁难和凌辱。当时,韩安国与狱吏曾经有段针锋相对的精彩对话,在这里不妨作一个回放:
韩将军愤愤不平地说:“你这厮对...

全部展开


有人群的地方必然存在着管理。自古以来,监狱是如何对罪犯实行管理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死灰复燃”的成语说起。这个成语来自于一个狱内的故事。
西汉时,梁孝王的侍从官、大将韩安国因罪被关进监狱,受到狱吏的百般刁难和凌辱。当时,韩安国与狱吏曾经有段针锋相对的精彩对话,在这里不妨作一个回放:
韩将军愤愤不平地说:“你这厮对我这样坏!太不公平了!你也不看看我是谁?”
小吏不以为然,冷笑一声:“在外面你是坐轿的官,还是骑马的将军,同我有什么关系?!到这里都只有一个名字――‘罪犯’!”
韩将军深感“虎落平阳被犬欺”,威胁小吏,“象我这样的将军,在社会上,整你就象碾死一只蚂蚁!”
小吏不无讥诮说:“将军?我好害怕啊!!可是,你现在怎么到了监狱里呢!”
韩将军仍不死心,喃喃自语,“你就不怕我有一天出去后,重掌大权,死灰复燃吗?”
“嗤!你如果能死灰复燃,我就用小便浇灭它。”小吏不屑地冲着韩将军,指指自己的裆部。
韩安国于此终于明白,人在矮檐下,如何不低头!光棍不吃眼前亏,只好在小吏面前忍声吞气,委曲求全,果然在狱内保得平安。故事出现喜剧性结尾,韩将军出狱后成为汉武帝下的御史大夫。后来,他还格外欣赏那个曾经虐待他的小吏,将他提拔重用。个中缘由,真是天晓得!
无独有偶的是,西汉初年的大将军周勃也有类似的感慨。周勃在当时可是身世赫赫,不仅是开国元勋,而且多次评定叛乱,先后被任命为太尉、丞相,并封为绛侯,食邑万户,长子周胜之还娶了文帝女儿为妻,成为皇帝老子的亲家公,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然而,后来因有人告他谋反,被交廷尉审讯,关进了长安监狱。入狱后,周勃惊恐之下,竟然不知所措。而监狱里的狱卒并没有因为他曾贵为诸侯而予以优待,相反,像对待一般罪犯一样,对他百般凌辱、虐待。周勃无奈,只得以千金向狱吏行贿。后来,周勃恢复了爵位封号,出狱后,感叹地说,我曾经统帅百万大军,自以为尊贵无比,哪里知道一个小小狱吏也会如此威风!
不能回避的是,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对监狱的陈述和描写,都与管理的黑暗与暴力结合到一起。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前面提到的《活地狱》、《狱中杂记》都以精彩的文学描述作了深刻的反映。
罪犯进了监狱,不仅会遭受种种非人的凌辱、虐待,而且生命也得不到保障。狱内非法折磨、处死罪犯的原因很多:有的是为了在政治斗争中打击和铲除政敌。如明朝的太监魏忠贤为了除掉那些反对他的官员,捏造罪名将他们打入镇抚司衙门监狱,滥施酷刑逼供,然后将他们非法处死。有的是酷吏肆意体罚虐待罪犯。唐武则天当政时,每当有宽宥罪犯的诏书颁布时,酷吏来俊臣等总是先派狱卒将狱中的重囚全部杀死,然后再宣读诏书。宋朝时竟然发生过因为监狱人满为患,将狱中关押的徒流罪犯百余人全部杀死,然后以病亡报告上司。有的则是仇家收买狱吏设计害死罪犯。还有的则是典狱官吏向罪犯索要财物不遂而挟私报复,将罪犯或是凌虐致死,或是暗中玩弄手脚害死。
罪犯被杀死后,监狱官吏又往往以“病亡”为由报告上司,上司很少会来查究死者的真正死因。这样一来,那些被非法秘密处死的罪犯,到了九泉之下,也难雪沉冤了。
到了这里,所有人都不免要问一个问题,难道监狱黑暗到这样的程度,法律竟然许可?统治者就从来未曾察觉?
笔者也曾经就此问题作了一些查阅和思考。披览历朝历代的法律,上述行为都是为法律所禁止的。行刑原始、野蛮如夏商周时期,统治者也非常重视对监狱和狱吏的管理。《周礼》中就有用官刑约束官吏的记载,《吕刑》中的“五过”罪名(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就是专门纠治官吏不履职、乱履职、贪赃枉法的行为。
历代都崇尚以儒家思想治天下。《论语•阳货》:“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长期以来,恤囚悯囚、宽缓治狱原则一直成为监狱管理的主要指导思想。历代政权也注意以各种法律形式,建立系囚和基本生活制度,严惩虐待罪犯的行为。连司法最为黑暗的五代时期,法律也有明文规定,凡典狱官吏滥用刑讯等导致罪犯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受儒家“仁政”、“恤刑”和“天人感应”的思想影响,自西汉开始,出现了录囚制度。由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直接过问监狱内的罪犯,以检查督促司法审判情况,平反冤狱。自东汉明帝时,开了皇帝直接录囚的先河,自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唐宋、元明清,无论政权如何更迭,无论汉族和少数民族当政,这一制度均得到不遗余力地执行,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监狱史上的一个亮点。
日理万机的皇帝直接过问监狱内的罪犯,有人可能会说是政治作秀,但是,作一次可以,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作秀”你还可以简单地定为作秀吗?
唐宋时期,录囚渐渐形成制度,就拿历史上出名的“气管炎(妻管严)”唐高宗李治来说,他虽然政绩平庸,精彩被老婆武则天玩弄于股掌之间,但是就看他在位期间先后录囚八次一事来说,应该还算是难能可贵的了。宋代更为频繁,宋仁宗达四十余次。至明清,发展成为会审录囚的形式。
那么,矛盾渐渐出来了,为什么在统治者如此重视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狱内的一些黑暗行为?
我给出的答案有四个。
第一个答案――传统的刑罚体系自身就具有严苛的惩罚性。同态复仇、以恶制恶、威吓主义的思想在封建立法思想中大行其道,监狱自古以来就被渲染成恶地,才能对罪犯以及社会不法分子构成威慑力,才能儆戒犯罪。只有“困苦其身”、“困苦其心”,才可以使之“思咎而生善念”。在这样的氛围下,刑罚中大量肉刑存在,如墨、劓、宫等刑罚,审判时的刑讯逼供,拘禁时的低劣生活环境以及肉体折磨,都被理解成“罪有应得”。著名的晚清四大冤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就是因为刑讯逼供、屈打成招。
第二个答案――政治斗争的无情致使监狱成为皇权、政治帮派剪除异己的私器。政治是残酷的,就是你死我活。皇权可以直接干预狱权,设立法外的监狱,如明朝的锦衣卫狱。应该看到,前文所提到的一些曾锒铛入狱的历史人物,好多都是因为政治斗争的此消彼长而入狱。因此如文王、周亚夫、越王勾践、岳飞、解缙等,在授意之下遭受折磨甚至惨死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三个答案――狱吏的职责和其社会地位的严重倒挂造成管理者的心理趋向畸形。历朝监狱管理体制的设立有三个层级,第一层是中央司法长官兼任典狱官,集多重职能于一身;第二层次是专职狱官;第三层是狱吏,也就是监狱的直接管理者。第一、二层由于多系科举选拔,缺乏治狱的锻炼和实践,再加上行政职责繁多,调动频繁,事实上不可能直接管理监狱,这样,能直接掌控监狱的只有狱吏。客观上造成官弱吏强的局面。而封建时期官品设置上,狱吏处于从九品,且无升迁可能,狱卒多系临时聘任,待遇奇低,且职责繁重,责罚严苛,如清代的禁卒薪水只有“每月一两五钱”,如有失职行为,还要发配到边疆充军。更为不合理的是,清代还规定,皂隶、禁卒等一律为贱役,编入贱籍,本人子孙不得应试为官。这实际上就把狱吏阶层的社会上进之路封堵住。素质的低下、事务的繁重、地位的卑下、经济上的困窘、责罚的严厉,等等因素纠缠到一起,势必造成狱吏集体心理上的扭曲和逆反,所以倚狱为市、敲诈勒索、体罚虐待、聚敛财富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四个答案――由于封建监狱多实行拘禁监,法律过于严苛繁密,导致罪犯大量滞留于监狱,造成监狱饱满,狱内生存质量下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上述负面因素的存在,成为笼罩在监狱上空无边的沉沉黑暗,尽管还有悯囚、恤囚、录囚这些星星闪烁其中,但这点光芒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哪里还能点亮黑黢黢的夜空呢?!

遥想千年,千年以前,自国家出现在历史,监狱就如影随形,再没有分开过。
在人类的历史中,监狱是厚重的,博大的,也是孤冷的,岂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在世人的印象中,“关门”是监狱的常态,隔着高墙,益发增加了神秘感和封闭,或许,我今天也只能是打开了其中的一扇门,但是,谁又能说它不是映证着我们历史前行的每一步?
回顾监狱的历史发展,有三个节点:
一是尧舜禹到夏商周时期监狱的出现。监狱源自于部落、国家对于劳动力的需要,对于俘虏、罪犯不再是一位杀戮,而是囚禁起来,让其成为生产的工具――奴隶。正如马克思的经典分析,监狱的出现使人类从野蛮的杀人食人习俗中摆脱出来,向人类的文明史大大前进了一步!自此,监狱进入了漫长缓慢的发展封建时期。
二是晚清时期的监狱体制改革。随着西方改良监狱运动的影响,国内政治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国外法制文明成果的植入,晚清政府开始了监狱改良运动。监狱的建筑、管理体制、教育等都出现颠覆式的变化,自此,传统的监狱开始驶入了现代法制文明的轨道。
三是社会主义时期的监狱。政治意识形态的崭新变化,又给监狱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革命。虽然曾经一度迷雾重重,公检法被砸烂,但是,伴随这法制文明的发展,监狱已经“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