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的来源与发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1:18:00
戏曲的来源与发展?

戏曲的来源与发展?
戏曲的来源与发展?

戏曲的来源与发展?
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祭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成熟的阶段.
  (五)明清——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的戏剧.温州是它的发祥地).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上自由,更便于生活.可惜早期南戏的本子保留下来的极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戏才开始兴盛,文人的加工和,本来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完整地了故事,并且有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涌现,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了最后胜利.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剧作问世三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放射着它那艺术的光辉.
  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做“戏曲”.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戏剧艺术的特点我们可以概括为艺术的综合性、演员在舞台空间中的直观表演性和由此而来的时空限制性.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这是一个为大多数人认可的结论,当然也是一个符合戏剧艺术的基本风貌的认识.一部剧作的演出,总是一次集体劳动的成果:剧作家提供演出脚本即戏剧文学文本,美术家、化妆师、灯光师通力合作完成舞台布景的设计、人物的造型等,音乐家(乐师)完成戏剧音乐、唱腔的创作,而演员则通过自己的形体表演来展示整个剧情.在这里,文学、美术、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类型相互融汇,既取消了各自的独立性,又通过它们自身具有的不可为其它艺术所替代的独特作用的发挥,综合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戏剧艺术的综合性是在"外在的综合"和"内在的综合"两个层面上发生的.无论从"外在的综合"来看,还是从"内在的综合"来看,戏剧无论如何不能缺少的是演员和观众,以及一个可供演员表演的空间即舞台.戏剧是一个通过舞台空间发生在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事件".它的核心因素是演员在舞台空间中的表演.
  戏剧作为一个通过舞台空间发生在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事件",使它必然地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它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由连续的"动作"构成的戏剧事件,即剧情,同时,它必须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即舞台上完成对于剧情的展示.从具体文本的实际形态来看,一篇小说和一首歌也都有一定的长度,因此也包含一个相对明晰的时间段落,但是,从理论上说,小说和诗歌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只要可能,它们的篇幅甚至可以无限度地延长.但一出戏却不能没有时间限度地无休止地演下去,它必须考虑到观众的耐性和演员的承受力,因此它必须被限定在一个人为的、被硬性规定的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长度之内.同时,虽然戏剧展示的剧情于小说叙述的"故事"具有同样的性质,即它们都是经过选择、提炼、加工过一定的社会生活事件的艺术化的表现,但由于不受时空的限制,小说的艺术空间的开放性与现实生活空间的开放性是大体一致的.而戏剧则永远必须面对生活空间的无限开放性和演出空间的有限封闭性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戏剧只能展示宜于被直观展示的内容.
  综上所述,戏剧艺术的特点我们可以概括为艺术的综合性、演员在舞台空间中的直观表演性和由此而来的时空限制性.
  相应的,戏剧文学文本具有的戏剧价值,也集中在有效地突出戏剧的表演性和处理好时空关系这一层面上体现出来.
  那些最精粹的戏剧,最能体察人类精神的最基本需要,所以它总是在不断提醒观众:你是在看戏.现在你看见的一切都与你无关,少安毋躁.比如中国的传统戏剧,比如民间那些装扮离奇而演出古怪的戏剧,有些演出,比如说西北的血社火,甚至不惜以最极致的方式让观众看见:面前的一切都是扮演,不必害怕.它会以极其可怕的方式提示你:并不可怕.而观望对于个人而言,观望对象不在他人而在自己.当一个能于大祸临头之时睁开第三只眼睛观望自身处境,观望自己的时候,他必然能找到最有智慧的应对之策.
  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导下,新旧两种戏剧形式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建国初到一九五六年是新中国戏剧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一九五一年先后开展了对《武训传》、《新天河配》讨论,促进了戏剧朝着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前进.产生了老舍的《龙须沟》、《茶馆》,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郭沫若的《蔡文姬》,朱祖贻的《甲午海战》等优秀作品.一九六二至一九六五年间主要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话剧创作再次形成高潮.刘穿川的《第二个春天》、胡万春的《激流勇进》、张仲朋的《青松岭》、江文等的《龙江颂》、蓝澄的《丰收之后》、沈西蒙的《霓虹灯下的哨兵》、王树元的《杜鹃山》、葛翠林的《草原小姐妹》成为这一时期的名作.戏曲的创编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芦荡火种》、《杜鹃山》、《智取威虎山》等深受群众欢迎.文革中,《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杜鹃山》、《智取威虎山》同歌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被称作“八大样板戏”,家喻户晓.歌剧创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出现了《洪湖赤卫队》、《红霞》、《江姐》、《刘三姐》等优秀作品.一九七八年以后戏剧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数量、质量、深度和广度上均有重大突破.苏叔阳的《丹心谱》、宗福先的《于无声处》、曹禺的《王昭君》、丁毅的《傲雷·一兰》、陈白尘的《大风歌》、魏明伦的《四姑娘》、马中俊等的《屋外有热流》、《街上流行红裙子》、沙叶新的《陈毅市长》、高行健的《绝对信号》呈现出了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