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借书说的注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2:54:32
黄生借书说的注释

黄生借书说的注释
黄生借书说的注释

黄生借书说的注释
《黄生借书说》教案
《多媒体教学支持系统·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八册》人教社
李业峰 方彩英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专心学习.
2.学习课文构思严密,对比鲜明的写作特点.
3.了解一些双音词的古今异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分析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书海茫茫,读书要借书,这是常有的事.当你借到一本你所需要的书时,你在激动兴奋之后,便会埋头攻读,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但对自己已有的书,虽然也是需要学习的,却缺乏那种兴奋感和迫切阅读的激情.在这方面大概大家都有所体会,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黄生借书说》就议论了这个问题,看看课文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你和他的认识是否一致?
2.解题:
学生阅读课文注释①,教师作如下补充:
①课文标题中的“说”,是古文体中的一种,这种体裁的文章往往就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提出作者的看法,观点是“发人之所未发”的,一般以议论为主,也兼有记叙和抒情的成分.在写法上讲究波澜起伏,使人感到变化莫测.篇幅一般不长,要做到言简意赅.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策士们的游说,到唐代便扩大成为一种通用的文体.我们以前学习过的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都属这类文章.
②课文作者袁枚还有号简斋,他生活在号称封建盛世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中过进士,做过江宁等地的知县.33岁辞官,定居南京,在小仓山筑园林,因是金陵织造园林旧址,故改其名“随园”,又因此自号“随园老人”,晚年还自号“仓山居士”,过着论文赋诗的悠闲生活.他一生喜爱山水田园,思想比较自由解放,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反对模仿古诗文的格调.认为“凡作诗文者,宁可为野马,不可如疲驴.”
③黄生名允修,贫而好读书,袁枚很器重他,也很乐意帮助他.除了借书给他之外,还支援他一部分生活用费.《赠黄生序》中说:“又虞其家之贫,有以累其能也,为羞其晨昏,而以书库托焉,成生志也.”作者对黄生的学业也深有影响,黄生原想致力考证,袁枚不赞成,希望他跟自己走,学诗文.
④古代书籍刻印不易,印数不多,得到书比现在难得多,要想博览就得靠借,但旧时没有公共图书馆,只得向私人藏书者借.由于有书的人不多,得书又不易,加上私有观念重,自然不愿借出.还由于当时书借出后损坏甚至丢失的情况也不少,旧时就流传着“借书一痴”,“还书一痴”的俗语,所以书就更难借了.正因为如此,借来的书就更能激发人们勤奋阅读.
3.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
强(qiáng)假 惴(zhuì)惴 庋(guǐ)藏 俟(sì) 素 蟫(yín)
4.学生参阅课文注释默读课文.要求:
①进一步给生字和容易读错的字正音,初步了解文句意思.
②概括各段大意,注意课文中引号用法,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思路组织内容的?
课文共5段,第一段以黄生借书说起,由于黄生来借书,引起作者对黄生有关借书读书的一番议论.这句话统领了下边第2、第3段的内容.第二段开始的引号,直到第三段结束才引号回头,表明这两段话都是专对黄生说的.
第2段先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接着举例说明那些有书的人大都是不读书的.第3段叙述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幼时借书之难,一旦借到书,看过就记在心里;做官后有了书就让书束之高阁不读了.第4段向黄生提出一定要专心读书,一定要很快还书的希望.第5段一句话是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的,并进一步对黄生表示了殷切的期望.
据此,课文组织内容的思路是先阐明自己对借书读书的看法,然后向黄生提出希望的.因此课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3段):阐明“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
第二部分(4-5段):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
5.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①这部分共3段,第1段先交代写作本文的缘由,再以“授以书而告之曰”统领下边两段内容.这里的“授以书”应是“以书授(之)”,把状语后置了.
②教师领读或学生自读第2段,参阅课文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然天子读书者有几:然而、可是. 无论:不要说. 非独书为然:这样. 强假:勉强借的. 若业:如果已经. 为吾所有:被. 俟异日:等到. 高束:束之高阁.把东西捆好,放在高处.
这段提出论点,再用藏书者不读书的实例加以证明.可讨论如下问题:
a.作者是怎样提出课文的中心论点的?
作者运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给黄生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摆出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开篇进题,毫无枝蔓.并用了双重否定句强调了作者的意思,使论点显得鲜明有力.
b.作者列举了哪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哪些是重点写的?
作者运用了3个实例证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先以“七略四库”和“汗牛塞屋”极言天子和富贵之家藏书之多,继而以“读书者有几”进行反问,表明他们无心读书,有书不读.这两例是叙述的重点,语气也比较严厉.第3例以“祖父积,子孙弃”概括其他藏书者的情况,意在说明有书不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3个实例初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
c.作者为什么要由“书”讲到“物”,这对论证中心论点有什么作用?
作者由“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推开一层新意,指出向别人借的就倍感珍惜,而自己已有的便不以为然这是普遍的心理.作者把这两种不同的心态进行比较,由两种不同的心理引出两种不同的做法,前者因“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后者因是己物而“必高束焉,庋藏焉”.这样就进一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
这段从社会取证说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是第一部分的第一层次.
③教师领读或学生自读第3段,参阅课文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家贫难致:得到. 所览辄省记:览,阅读.辄,就.省()明了,明白. 俸去书来:薪俸. 可惜:值得珍惜.
这段文写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的中心论点.可讨论如下问题:
a.作者是怎样以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论点的?
作者幼时好书,由于家贫无书,向张氏借,但张氏不借,饱尝了借书之难,所以一旦借到书,看过就能清楚地记在心里,因而读书效率很高,这说明借书能促使人发奋学习.到做官之后,经济条件改善了,得书容易了,“落落大满”,藏书不少,但有书反而不读了,让书布满虫丝,被虫蛀.这样一正一反,两相对照,有力地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论点.
b.如何理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这是作者本人读书经验的总结,以此告诫黄生借书不易,现在借到了书,就要珍惜少时岁月,专心读书.同时也为课文转入第二部分对黄生提出希望作了铺垫.
这段以作者读书的亲身经历,把少时借书专心读和做官后有书弃置不读进行对比,论证了中心论点.这是第一部分的第2层.
④这部分提出写作本文的缘由,提出中心论点,并用社会上的实例和作者的亲身体会阐明论点.
6.课后练习与思考:
①指出下边句中加点的双音词的古今异义:
a.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②熟读课文,预习课文第二部分,说说作者对黄生提出了哪些希望?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课文第二部分.领会课文构思严密和运用对比手法说理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文第一部分作者提出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论点,并举出社会实例和自己的亲身体会有力地论证了论点.这部分内容意在告诫黄生借书之难,教导黄生借书能催人奋发学习.现在借到了书,就应珍惜时光,用心读书.由此课文自然转向对黄生提出希望,这就是课文第二部分的内容.
2.分析第二部分:
①教师领读或学生自读第4、第5段,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惟予之公书:只是. 若不相类:似乎,好像,表示不肯定语气. 然则:这样看来,那么…… 读书也必专:句中助词,表停顿,以舒缓语气.
②这两段文字,作者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可讨论如下问题:
a.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什么作用?
一是二人家贫无书相似,再是两人借书来读相似,三是一个往往借不到,一个能借到不相似.通过这些比较,拉近了黄生和作者的距离,使黄生更易受作者感染,接受作者的观点,听从作者的教导,专心读书.同时也突出了借书不易,让黄生知道他是幸遇作者,能够借到书,就更应珍惜时光,奋发学习.
b.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知幸与不幸”和“归书也必速”?
“知幸与不幸”这句话是要黄生以作者幼时借不到书而“形诸梦”的不幸,知道自己能借到书是非常幸运的.希望黄生懂得借书的艰难,要珍惜眼前难得的机遇,勤奋地读书.“归书也必速”表面上的意思是希望黄生能尽快把书还回来,似有吝书之嫌,但实际上是作者以此督促黄生要抓紧时间读书,要珍惜“少时之岁月”.
c.课文结尾一句话,它在结构上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作用?
课文以“为一说,使与书俱”作结,在结构上照应了课文开头的“授以书而告之”.在思想感情上则进一步表达了对黄生的殷切期望.
③这部分内容通过作者与黄生在借书读书方面的比较,说明自己遇吝书者为不幸,黄生遇公书者为幸,勉励黄生专心读书.
3.学生齐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课文以社会实例和作者自己的读书经历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黄生及青年人要珍惜大好的学习条件,发奋读书.
4.课文篇幅短小,但观点鲜明,说理充分,感染力强,令人信服,读来就如聆听一个长者对我们既严肃又殷切的谆谆告诫.那么课文在安排内容和运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①课文在安排内容上构思严密.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教育黄生及青年人要专心读书,但他并不急于把这个意思说出来,而是开篇晓之以理,由黄生借书一事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然后展开深入的论证.先举出社会上三种藏书丰富的人不读书的情况,侧重说明有书而不能读的原因.课文还宕开一笔,由书涉物,以借物摩玩为例,写出借物者和物为己者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道出了逆境之中多思危,顺境之下易安乐的人生哲理.然后收回笔触,叙说自己的切身体会,侧重说明唯借方能读书的道理.在说透道理的基础上,又动之以情,重提自己过去借书之难,以自己的“不幸”反衬黄生的“幸”.至此才顺理成章地向黄生提出“其读书也必专”,“其归书也必速”的希望.课文还做到起句和结句相呼应,中间用“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这个抒情色彩很浓的句子承上启下,更使课文内容浑然一体了.②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说理.课文第一部分把借物(书)者“惴惴焉摩玩不已”的做法和“今日来,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的心理跟藏物(书)者“高束焉,庋藏焉”的做法和“姑俟异日观”的心理作对比;又将作者年轻时“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的急切求书心理与通籍后有书“落落大满”却让书“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的情况作对比,有力地说明了藏书者不读书和借书者读书专,突出了“书非借不能读”这一中心论点.第二部分把“张氏之吝书”跟“予之公书”作对比,由此再引出“黄生之幸”和“予之不幸”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寄托着对黄生的厚望.
5.思考与讨论: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作者对黄生所寄托的感情是要珍惜少时光阴,专心读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体会课文的中心论点,从中受到教益呢?
①对于课文的中心,我们不应机械搬用,“书非借不能读”决不是“有书不读”,而应从读书精神上去体会.作者的意思是说借书比自己有书更容易去勤读,更容易把书记在心里,效果更好,即所谓条件差反而进步快,逆境能促人勤奋.所以我们理解课文中心,就是要发扬我国古已有之的身处逆境而矢志苦读的优良传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自古以来,我国流传着许多苦读的感人故事,且不说战国时苏秦刺股提神、汉代孙敬头发悬梁,就以家贫买不起灯油为例,就有汉代的匡衡凿壁借光,晋时的车胤囊萤夜读和孙康映雪诵书,南北朝的江泌随月取光.这些人都身处逆境,凭着苦读精神终于成了大学问家.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苦读精神,战胜各种困难,使自己学有所成.
②作者认为自己幼时借不到书而“形诸梦”是非常不幸的,而黄生能与作者“公书”是非常幸运的,所以作者要黄生“知幸与不幸”,珍惜少时光阴,专心读书.我们现在的读书条件比起黄生来又不知要幸运多少倍,我们更应“知幸与不幸”,珍惜现在这大好的学习条件和自己的青春年华,刻苦攻读,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如果学有不成,非他人之过,自己应该多反省,知警惕.
6.课后思考与练习:
①以如何发扬苦读精神为中心,写一篇学习本文的读书笔记.
②背诵这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