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主演的大独裁者其中被救下的飞行员后来当了军官.那时他穿得衣服叫什么?领子很大的那个.风衣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06:10:36
卓别林主演的大独裁者其中被救下的飞行员后来当了军官.那时他穿得衣服叫什么?领子很大的那个.风衣吗?

卓别林主演的大独裁者其中被救下的飞行员后来当了军官.那时他穿得衣服叫什么?领子很大的那个.风衣吗?
卓别林主演的大独裁者
其中被救下的飞行员后来当了军官.那时他穿得衣服叫什么?领子很大的那个.风衣吗?

卓别林主演的大独裁者其中被救下的飞行员后来当了军官.那时他穿得衣服叫什么?领子很大的那个.风衣吗?
影片介绍:
《大独裁者》是由查理·卓别林自导自演的一部电影.于1940年首映,它尖锐讽刺了纳粹主义和阿道夫·希特勒.全戏高潮是在片末,他公然要求在政治上对抗法西斯主义.
卓别林在影片中一人分饰两角,极为精彩地扮演了两位长得近乎一样的人——理发师夏尔洛和大独裁者希特勒.影片表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手段截然相反:对夏尔洛是诙谐幽默、富于诗意的描写,而对兴格尔则是辛辣的讽刺与丑化.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神态、气质、心理上而且反映在语言的运用上.查理·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片,融政治讽刺和搞笑为一体.影片拍摄于希特勒气焰最为嚣张之时,显示其道德勇气可嘉的一面.
这是卓别林的首部有声电影,也是他票房最好的电影之一.影片上映后,轰动英美影坛,而所有德国占领区则封锁消息,禁止上映.
主演简介
查尔斯.卓别林(Charles Chaplin)出生于伦敦的一个贫苦演员家庭,10岁起就开始在滑稽剧团充当演员.1914年他出演的第一部喜剧片《谋生》,不久,他在影片《阵雨之间》中出演了流浪汉夏尔洛,这次流浪汉角色的塑造,成为卓别林电影喜剧的新标志.查尔斯·卓别林身上有着令人羡慕的夺目光环,他不但是一位伟大的银幕喜剧演员,也是电影史上最有才华的导演之一,他是好莱坞第一个独立制片的艺术家,身兼导演、制片、演员、编剧与作曲多种角色,拍摄了闻名世界的《巴黎一妇人》(1923年)、《淘金记》(1925年)、《马戏团》(1928年)、《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时代》(1936年)、《大独裁者》(19
左边人物为卓别林
40年)、《凡尔杜先生》(1947年)、《舞台生涯》(1952年)等影片.
卓别林5岁开始登台,在伦敦时的他是个受人欢迎的儿童舞蹈演员,后来担任表演角色,而后顺理成章的步入电影界,并有了很好的发展.1919年卓别林与玛丽·璧克馥、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和戴卫·沃克·格里菲思等人一起组织成立了电影发行公司联美公司,1923年,他创立了自己的查理.卓别林电影公司,联美公司的成立和他自己的制片公司使卓别林行使了对自己的作品的完全控制权,保障了他的独立地位,直到1950年代初他任联美公司的理事.
精彩看点编辑
卓别林在片中从头说到尾,但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还是他的肢体语言让我们印象深刻.他的
《大独裁者》
哑剧总是能表现很多的东西.
卓别林在片中一人饰两角,一个是托曼尼亚王国里的胆小怯懦的犹太剃头匠,另一个是这个国家的独裁者亨克尔.他利用喜剧演员的声音将这个片子的幽默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故意模仿希特勒含糊不清的口音来表现这位独裁者的演讲.在其他场合他也是模仿希特勒说英语的样子.比如他讨论武力的时候,胆小如鼠的可怜样就好像是那个理发师一样.
最让人震惊的就是那个理发师的转变,也就是那段他在结尾的陈述演讲.他对于热情和民主的追求是如此地富有激情和热情洋溢.这是一个很特别却又有些让人失望的结尾,尤其在那些好笑的桥段之后.
影片的绝大多数情节都是围绕在亨克尔和剃头匠.对于那个名叫纳帕洛尼的独裁者(暗指墨索里尼)着墨寥寥.杰克-奥基(Jack Oakie)扮演了这个被嘲讽的角色,他出场每一分钟都充满了乐趣.
在演员表上,卓别林也展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辛辣的幽默感.亨克尔是托曼尼亚王国的独裁者,纳帕洛尼是巴克塔里亚的统治者.托曼尼亚王国的领导者还包括有Garbitsch(暗指戈培尔) 和 Herring (暗指戈林).他们的饰演者分别是亨利-丹尼尔(Henry Daniell)和比利-吉尔伯特(Billy Gilbert).
精彩对白编辑
理发师(演讲):对不起.
我不想当帝王,那不关我的事.我不想统治或者征服任何人,如果有可能,我倒想帮助他们,犹太,非犹太,黑人,白人.我们总想相互帮助,人类性格就是如此.我们想靠彼此的幸福活着,而不是靠彼此的悲惨.我们不想彼此憎恨和轻视,这个世界有足够的空间给每个人,大地是富饶的,足够养活每个人.生活的方式可以是自由同美丽的,但我们却失去了那种方式.
贪婪毒害了人的灵魂,仇恨隔离了世界,我们操着正步走入痛苦与血腥.我们发展了速度,却禁锢了自己.我们的机器带来富裕,也勾起我们的欲望,我们的才学让我们见利忘义,我们的聪明让我们冷酷无情,我们算计的太多,我们感觉的太少.相比机器,我们更需要人性,相比聪明,我们更需要和善同替人着想,没有这些品质,生活将充斥暴力,所有人都会迷失.
飞机和收音机将你我距离拉近,这些发明的本意就是为了唤醒人类的善良,唤醒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情谊,唤醒所有人的守望相助之心.就在此刻,我的声音传到世界数百万人耳边,数百万绝望的男人女人耳边,可怜的小孩子耳边,还有在某种制度下受迫害、遭监禁的无辜受难者耳边.对那些能够听到我的声音的人们,我要说,不要绝望.现 在我们承受的苦痛,不过是贪婪者的垂死挣扎,他们仇恨人类的进步.但仇恨会消逝,独裁者会死去,他们从人民手中夺走的权力会回到人民手中.人总有一死,但自由永不消灭.
士兵们,不要把命交托给那些领导,那些领导鄙视你们、奴役你们,那些领导操纵你们的生命,教导你们该做什么,该想怎么,该感觉什么,那些领导培训你们,饲养你们,待你们如牛马,用你们当炮弹.不要把你们自己交给这些不正常的人,他们是机械人,机械思想,机械心灵.而你们不是机械,不是牛马,你们是人!你们的心里有人性的爱与光辉,你们不仇恨,只有缺少爱的人才仇恨,缺少爱的人,反常的人.
士兵们!不要为奴役而战,要为自由而战!路加福音第十七章,幸福属于所有人,幸福不能只属于一个人,也不能只属于一批人,幸福必须属于所有人!你们是人民,你们有力量,你们有力量制造机器,也有力量创造幸福.你们人民拥有让自己这辈子过的自由而美丽的力量,让自己这辈子成为一场美妙冒险的力量.那么,因民主之名,让我们使用这些力量,让我们守望相助,让我们为了新世界而奋斗,一个公平的世界,一个给人工作机会的世界,一个青年有未来,老人有保障的世界.
领导们也曾对这些事情许下漂亮承诺,一旦攫取权力却成为空头支票,他们说谎,他们没有兑现诺言,他们也永远不准备去兑现!领导们自由了自己,却奴役了人民.现 在,让我们自助.为那些诺言而奋斗,为一个自由的世界而奋斗,打破国与国的隔阂,远离贪婪、仇恨与偏执,为一个开明世界而奋斗,在这个世界里,科学的进步给所有人带来幸福,而不是只幸福领导及其亲信.
士兵们!以民主为原则,让我们联合在一起!
制作影响编辑
《大独裁者》中卓别林在影片中非常精彩地扮演了理发师查理和大独裁者亨克尔两个角色.影片对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采用了截然相反的态度和表现手法,对待理发师查理采用幽默诙谐,富于诗意的描写,对待独裁者采用了极端的丑化和辛辣的讽刺,这种对比和夸张手法不但体现在神态和气质上,还表现在心理刻画和语言运用等方面,影片上映中,轰动整个英美影坛,而在所有德国占领区却被完全封锁消息,禁止上映.
1937年,二战还没有全面爆发,英国制片家亚历山大·柯达就建议卓别林拍摄关于希特勒的
《大独裁者》
影片,因为希特勒也蓄着同样的小胡子,所以卓别林正好可以一人分饰两角.这部《大独裁者》花了卓别林两年的时间构思剧本,而后才展开拍摄工作,虽然受到了德国外交人员和德国法西斯组织的施压,但卓别林依然不改初衷,公开向纳粹挑战.这部电影问世后让纳粹头目希特勒阵脚大乱,还宣称一旦打到美国,头一件事便是把卓别林送上绞架.
影片结尾的演说Fight For Liberty《为自由而战斗》被公认为卓别林一生中最精彩的演说,这次演说长达7分钟之久,还被Timo Tolkki选进其专辑《Hymn To Life》的同名曲《Hymn To Life》,具有不俗的影响.
卓别林的小儿子克里斯托弗在瑞士日内瓦湖畔卓别林的故居修葺房屋时,意外地发现了这段电影胶片.影片由卓别林的哥哥西德尼摄制,长度超过25分钟,保存得相当完好.
由于这部电影胶片是关于卓别林工作的惟一影片,又是彩色胶片摄制而成,所以被认为是近年来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电视系列片《未知的卓别林》的制作人、历史学家凯文-布朗洛说:“像这样的东西能在60年之后被找到,这一事实令人惊异.它对我们了解这部伟大的电影及其作者所起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
《大独裁者》是卓别林最成功的电影之一.从新发现的电影胶片上,人们可以看到卓别林身
《大独裁者》剧照
着红棕色的军队制服,正在一座金碧辉煌的舞厅里反复地练习华尔兹;还有卓别林在舞台下苦练正步走的情景.电影胶片还显示了卓别林为电影设计的另一个结尾.《大独裁者》的最后一幕是卓别林在为世界和平衷心祈祷,而这实际是临时想出来的替代办法.按他原来的设想,最后一幕应该是两支敌对的军队在一起跳舞,后来因为技术上的问题而放弃了.
《大独裁者》由卓别林自己出资拍摄而成,前后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影片公映的时候,美国还没有参战.虽然《大独裁者》在纳粹占领的欧洲遭到禁映,但这并没有妨碍它成为1940年最卖座的影片,打破了当时英国和美国的票房纪录.这部讽刺纳粹德国的影片以它独有的幽默和风趣赢得了人们长久的喜爱.
卓别林在这部经典名片中一人分饰两角,他精心设计了很多影射内容,除了人名和地名之外,亨克尔与纳帕洛尼之间的争论也在暗指希特勒与墨索里尼的意见分歧.事实上,墨索里尼起初确实反对德国攻占奥地利,因为他认为奥地利是德国与意大利之间的缓冲带,但包括英法(墨索里尼的斯特雷萨阵线盟友)在内的国际社会没能体会到意大利的顾虑,甚至对德国吞并奥地利的野心置若罔闻,并支持国际联盟制裁意大利.1936年,墨索里尼终于屈从了希特勒的意愿,撤回了驻守在奥地利边境的意大利军队,从而进一步向德国靠拢,因为德国不会制裁意大利,这也正是意大利最终与德国和奥地利结盟的成因.时至今日,这段插曲已经几乎被世人遗忘了.
《大独裁者》中包含了多个卓别林作品中最著名的场景,其中亨克尔在发表演说时,满口都是类似德语的胡言乱语,实际上,那些言辞毫无意义,只是对希特勒演讲风格的莫大嘲讽.为了打造这段场景,卓别林曾仔细研究有关希特勒的新闻片.在亨克尔的话语中,你可以听出德语的“炸肉排”、“泡菜”和“肝肠”.扮演Herring的比利·吉尔伯特(Billy Gilbert)也要即兴说出些假德语,在Herring向亨克尔道歉的场景中,吉尔伯特竟然脱口而出“Banana”,卓别林虽然颇感意外,但随即灵机一动,回应道:“Der banana?”
卓别林扮演的理发师伴随着广播中传出的勃拉姆斯第五匈牙利舞曲为顾客剃头的一段镜头是一气呵成,而且没经过任何剪辑.亨克尔在办公室中跳芭蕾舞的场景堪称全片乃至影史上最经典的一幕,当时的伴奏音乐是瓦格纳的《罗英格林序曲》,该乐曲后来还出现在理发师顶替亨克尔发表胜利演说的片尾.这段地球舞源于20年代末,在好莱坞派对上,卓别林曾与一个地球仪和一顶普鲁士头盔共舞.
《大独裁者》由卓别林自编自导,在卓别林制片厂和洛杉矶周边地区(如打造一战场景的月桂谷)拍摄完成.卓别林创作本片的想法始于30年代末期纳粹对犹太人暴力镇压的逐步升级,他在欧洲的犹太朋友和同行也都难逃厄运.自己与希特勒的相象之处是卓别林决定拍摄本片的关键因素,两人不但胡子如出一辙,而且生日只差4天,并且都是贫苦出身.
在1938至1939年间,卓别林完成了本片剧本,影片于1939年9月开拍,当时正值二战打响的一周后.在影片拍摄杀青的半年后,法国被德国攻占.由于当时正处非常时期,所以有人认为本片、《The Mortal Storm》和《Four Sons》等反纳粹影片应该暂缓放映,以保持美国的中立国姿态.但本片是卓别林自己出资150万美元拍摄的独立电影,如果不能上映,将导致卓别林破产.影片最终于1940年9月在纽约首映,随即是10月的全美公映,以及12月的英国公映.在巴黎解放不久之后,影片于1945年4月在法国上映.在后来接受采访时,卓别林说:“《大独裁者》拍摄过半时,我开始接到联美公司的警告,但我决定继续拍摄,因为希特勒必将遭到嘲笑.”据卓别林的助手丹·詹姆斯(Dan James)称,罗斯福总统曾派顾问哈利·霍普金斯(Harry Hopkins)与卓别林会面,鼓励他将《大独裁者》进行到底.另外据报道,希特勒曾将本片看了两遍.
《大独裁者》在美国上映反响不俗,受到了美国民众的欢迎,在英国,影片吸引了900万观众.关于本片的评论褒贬不一,有人对卓别林在片尾的演讲表示不满,有人认为片中对纳粹党冲锋队的滑稽描写有失妥当,但犹太观众都被片中对犹太角色和犹太人境遇的描写深深打动了.在拍摄期间,英国政府曾声称要禁映本片,以缓和同纳粹德国的关系.当影片上映时,英国已经与德国开战,于是《大独裁者》又具有了宣传价值,并被英国媒体誉为鼓舞士气的力作.虽然本片在欧洲部分国家遭禁,但最终成为了卓别林电影的票房冠军.
背景内幕编辑
碟片中第一张是经过修复的正片,PAL制式,所以也比两年前Image出的短了5
《大独裁者》
分钟.而第二张中则包含了不少珍贵的花絮内容,首先是前文中提到过的纪录片《流浪汉与独裁者》 ,55分钟,以研究卓别林见长的默片专家凯文·布朗洛通过两条平行线索追踪希特勒和卓别林不同的人生.然后是西德尼·卓别林极具历史价值的彩色纪录片,25分钟,包括了《大独裁者》中战争、犹太人区、希特勒独舞等多个场景的拍摄过程实录,以及卓别林原本计划的影片结尾.
接着是摄于1919年的7分钟短片《理发师夏尔洛》,原本准备用在《光明面》里,但没想到20年后却成为《大独裁者》的素材之一,Image出品的1区碟中也包括有此段内容. 一段2分30秒的47年作品《凡尔杜先生》精选片断.18幅《大独裁者》在世界各地上映时的海报.最后还包括了这个卓别林系列今后将会出版的另外十部长片的精选片断以及一段“卓别林电影生涯最经典时刻”的花絮,总长23分钟.在限量版中还包括了六张从未发表过的电影剧照和一本24页的小册子.
这次MK2一共获得授权发行18部卓别林电影,计划在2003年年底前全部发行完毕,具体片目如下:1918《狗的生活》、1918《士兵夏洛尔》、1919《光明面》、1919《快乐的一天》、1921《寻子遇仙记》、1921《无业游民》、1922《发薪日》、1923《朝圣》、1923《巴黎一妇人》、1925《淘金记》、1928《大马戏团》、1931《城市之光》、1936《摩登时代》、1940《大独裁者》、1947《凡尔杜先生》、1952《舞台生涯》、1958《纽约之王》、1959《回顾夏洛尔》.2002年10月16日,遍布法国的200多家影院同时上映卓别林1940年经典名作《大独裁者》,掀开了它全球性重映的帷幕.上个月,MK2再接再厉推出《大独裁者》纪念版双DVD.半个多世纪后,《大独裁者》又一次成为影坛关注的焦点.此片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只能归功于一个人——卓别林,归功于他不畏强权的勇气和那份永不泯灭的良知.
卓别林的预判能力令人惊讶,早在1931年他第二次出访柏林之时,萧条的经济和嚣张的民族主义已经使他预感到了潜在的危机.在柏林他受到了影迷热烈的欢迎,有个影迷甚至也留起了他那样的小胡子,这个人在两年后成为了德国的元首,他自然就是希特勒.谈起自己与希特勒的共同点,卓别林也每每为之惊奇.除了胡子之外,身高体重也都相仿,而两人的生日更是只相隔四天,都是出身卑微,都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当时就曾有对卓别林不满的影评家感叹“希特勒控制世界,卓别林创造自己的世界,但卓
《大独裁者》
别林的世界也不见得是一个民主的国度”.卓别林的子女在其瑞士故居发现了一圈关于《大独裁者》的彩色纪录片,相信作者应该是卓别林同父异母的哥哥西德尼.片中就有卓别林在拍摄现场怒斥一名副导演的画面,据说其严厉程度不输于片中独裁者亨克尔训斥部下时的表现.
1935年希特勒颁布了第一条反犹法令.本来就对法西斯等一切集权制度极为反感的卓别林深受震动,因为他多年以来始终对犹太人有着强烈好感(他经常称赞犹太人为天才,还说过“我不是犹太人,但我相信我或多或少有些犹太人的血液,至少我希望我是.”);另一方面,纳粹也视亲犹分子卓别林为眼中钉,甚至不惜捏造事实,将卓别林也归入犹太人知识分子之列,称其为“一个小犹太杂耍艺人,既沉闷又恶心”. 种种原因结合在一起,卓别林拍案而起,正如他曾说过的,“我是一个小丑,对我来说除了对这些践踏人性的家伙大肆嘲笑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做法吗?”
为了延续同样控诉战争的《士兵夏洛尔》 (1918),他将故事的开头放在了一次大战的战场上,而最后的高潮就是“理发师查理”因为外形象元首而引起的误会.1937年看了新闻里墨索里尼访问
《大独裁者》
柏林的情景后卓别林深受启发,当即确定下亨克尔和纳帕洛尼这两个大独裁者的形象.1938年11月9日,纳粹在一夜之间洗劫了7千多家犹太人店铺,3万多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史称“水晶之夜”.3天后卓别林拿着剧本大纲来到版权管理局登记备案,在备案上他写到,“这是一条小鱼的故事,它生活的那片海里来了鲨鱼”.
在得知《大独裁者》的拍摄计划后,不断有人对他施加压力阻止他继续下去.1939年4月21日,卓别林在报上做了公开声明:“我希望《大独裁者》可以从电影本身和内在含义上,呈现出人类,至少是某些人在面对一个爱蛊惑人心,爱大声说话,爱用拳头砸桌子的人时,这些人所表现出来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狂热.”是年夏天,长达300页的剧本宣告完成,50岁的卓别林已做好一切准备.
影片评价编辑
1、《大独裁者》是卓别林最为成功的电影之一,由他自导自演,影片以
《大独裁者》剧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刻画了残酷迫害犹太人的大独裁者亨克尔,这个企图统治世界的亨克尔暗喻纳粹头子希特勒,卓别林在人物造型上非常明显地模仿希特勒,并巧妙地通过个人演说对他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鞭挞.这部影片拍摄于希特勒气焰最为嚣张的1940年,尤其对希特勒辛辣的嘲讽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这部影片在拍摄之前就被施压,但卓别林毫不让步,并在巴黎的报纸上登出该片的主要剧情,公开向纳粹挑战,并称,“当希特勒在煽起疯狂的时候,他必须受到嘲笑”,卓别林的这种做法需要极大的勇气,让人钦佩. 这部电影问世后希特勒虽然明知挨骂,但仍然坚持观看,这部电影让他十分愤怒.
2、《大独裁者》是卓别林第一部有声电影,这是他首次完成的由无声影片向有声影片的转变,作为演员,卓别林他独特的融合舞蹈与杂技的身体语言,对后世的喜剧影片和喜剧演员产
《大独裁者》剧照
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电影工作者,他是影史上最早自编自导自演的人,他杰出的电影才华在无声影片领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为电影和观众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经典的时刻,在卓别林54年的演艺生涯中,共拍摄了80多部作品,其中有67部是他30岁之前拍成的,除了5部有声电影,其余都是无声电影.
3、在卓别林的世界里,语言已经成为多余,在有声电影纵横的时间里,他仍然坚持拍摄默片,并拍摄出了《城市之光》和《摩登时代》这样的杰出的作品,这部《大独裁者》终于让他在银幕上张口,这一次张口他滔滔不绝的发表了属于自己的演讲,在所谓独裁者的“祝捷大会”上发表的长篇演讲,大有决堤般喷涌而出的气势,是电影史上最为杰出、精彩的演讲.[2-7]
获奖荣誉编辑
该片是查理·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片,摄于希特勒统治最为黑暗的时期,片中对他辛辣讽刺跟丑化比比皆是.本片荣获第13届(1941)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最佳音乐5项提名.
1997年,本片被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美国国家电影登记处列为在文化、历史和艺术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电影.
上映时间编辑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美国 USA 1940年10月15日
英国 UK 1940年12月16日
法国 France 1945年4月4日
瑞典 Sweden 1945年11月19日
丹麦 Denmark 1947年12月1日
芬兰 Finland 1950年5月26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58年8月26日
美国 USA 1972年.(re-release)
芬兰 Finland 1973年12月21日.(re-release)
西班牙 Spain 1976年
德国 Germany 1997年4月10日.(re-release)
挪威 Norway 2000年5月5日.(Kristiansand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Film Festival)
以色列 Israel 2002年9月26日.(re-release)
法国 France 2002年10月16日.(re-release)
比利时 Belgium 2002年10月16日.(re-release)
挪威 Norway 2002年10月20日.(Berg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韩国 South Korea 2002年11月1日.(re-release)
西班牙 Spain 2002年11月22日.(re-release)
挪威 Norway 2002年11月22日.(re-release)
意大利 Italy 2002年12月20日.(re-release)
奥地利 Austria 2002年12月20日.(limited) (re-release)
瑞典 Sweden 2002年12月25日.(re-release)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3年1月16日.(re-release)
加拿大 Canada 2003年1月24日.(Québec) (re-release)
希腊 Greece 2003年5月30日
芬兰 Finland 2003年6月13日.(re-release)
英国 UK 2003年8月22日.(re-release)
墨西哥 Mexico 2003年11月13日.(Muestra Internacional de Cine)
中国香港 Hong Kong 2003年11月30日.(Hong Kong Jewish Film Festival)
德国 Germany 2004年12月30日.(re-release)
巴西 Brazil 2005年9月23日.(São Paulo) (re-release)[8]